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于1955年动工兴建,1957年落成开诊,坐落于山西省会太原市中心的迎泽湖畔,占地面积71699.13平方米,建筑面积176734.5平方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一院人的不奋斗,从艰苦建院、百业待兴,历经六十余载风雨沧桑,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凝心聚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现有职工3985人,在编职工1731,合同制聘用职工2254人。其中高级职称552人,博士生导师72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0名,博士后培养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33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5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院士后备人选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下设的二级分会任职114人次,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6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6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 4人,山西名医16人,山西省名老中医5个。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青年三晋学者”特聘专家2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136人(其中,高端领军人才12人,拔尖骨干人才74名,青年优秀人才50人)。
医疗方面,医院是山西疑难危重疾病诊治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应急医疗救援中心、临床护理服务中心、医疗护理教育培训中心、健康管理和促进中心。医院编制床位为3000张,实际开放床位2419张;有45个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有院士工作站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普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中心、老年病科);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中医护理);入选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4个(精神卫生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是全国首批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位列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百强医院;是省内首家获得互联互通“四级甲等”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通过四级评审。拥有全球首台集大成者数字PET/CT、山西省首台“多层”静音高端磁共振仪——西门子3.0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同时,在山西省率先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介入、微创手术治疗不断取得突破,肝脏移植年手术量20余例,大器官移植诊疗水平省内领先。
教学方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作为山西医科大学的教学机构,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承担着 “5+3”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的教学工作。可招收临床医学、护理学、特种医学博士研究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已经覆盖医院所有医疗及医技学科;是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34个培训专业基地);是国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累计培养优秀出站人才2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内科学》、《精神病学》(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金课”);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精神医学专业教学委员会1人,儿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
科研方面,医院位列中国“自然指数”百强、“中国医院科研能力百强”。2020年共获各类项目资金资助共192项,共计6007.3935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获批14项共1273.8万元,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项,重大项目的获批填补了山西省医卫系统国家层面的空白。国家卫生健康委尘肺病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西省创新团队3个,省卫健委医学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省卫健委医学科技创新团队3个,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2020年度,以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或通信作者单位的 SCI收录论文127篇,其中1区5篇,2区24篇,3区48篇,4区50篇;著作教材18部,专利41项。
医院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坚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核心理念,牢固树立“竭诚礼爱、臻于至善”的服务理念,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品质,切实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不断向打造全国一流并在国际享有声誉的综合性现代化集团医院的愿景迈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创建于1959年,山西省核医学发源地,是国内最早开展同位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单位之一。该科为山西省卫生厅评为首批山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先进单位,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该科在复旦大学“年度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近五年为全国十强,2017年和2018年均为第八名。2015年作为主体单位获批山西省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型放射性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分子影像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核医学智慧云技术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精准诊疗学科群、分子影像诊疗技术研发与转化“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分子影像诊疗技术研发与转化创新团队建设等平台及团队的建设任务,被中华核医学会授予全国核医学培训基地、全国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该科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中国核医学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为山西省核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山西省核医学联盟理事长单位。
核医学科室现有2台PET/CT、3台SPECT/CT、以及医用回旋加速器、放药制备、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等先进显像仪器和设备,此外还拥有Micro-PET/CT、Micro-光声、Micro-核磁等先进动物影像设备。现年接待诊疗病人近10000人次,包括近2000人次核素治疗、近20000人次的核素检查,以及近5万人次的体外分析。经过60年的发展,核医学科已经成为了具有医疗特色、设备高端、医工结合、开放创新、区域领先的现代化临床科室。随着核医学科临床业务不断扩增,已经形成了核心脏病学、肿瘤分子影像学、核素靶向治疗及放射性药物质控与研发等四个亚专业。
核医学科现有在职人员35名。其中国之名医1人,中国核医学资深优秀医师(原终身成就奖)1人;高级职称17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1名,留学归国人员3名,博士后3名,博士学位9名,医师博士化率60%。心脏核医学精准诊断、智能化防护设备开发、靶向分子探针研发等为科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科室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等60多项,六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副主、参)编(译)专著10多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