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组建于1991年,当时称为同位素室,以放射免疫分析为主,后购置肾图仪与甲状腺功能测定仪、SPECT后形成了功能较为完整的核医学专业。
2021年医院资源重组,提档升级,打造了核医学专业新场所,占地面积约652平方米,主要涉及放射诊疗设备为PET/CT,拟开展以18F-FDG为主的显像。同时,为核医学科引进了市属首台世界先进的全新数字化高端高分辨率Philips Vereos(飞利浦威龙)PET/CT,配置飞利浦专利数字化光子DPC芯片探测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铸造数字化图像采集、传输、接收全覆盖的全视野精微成像平台,图像质量跨越式提升,扫描时间大幅缩短,应用药物剂量大幅减少,定量指标丰富准确,并可提供自动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分析报告,是实现精准诊疗的高端分子影像PET/CT设备。
PET/CT已于2023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可开展肿瘤诊断、分期、预后疗效评估、原发灶寻找及炎症显像,心脏、脑等多脏器疾病的检查及PET/CT高端体检筛查项目。目前核医学科拥有医护技共9人,医生组5人,技术组2人,护理组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3人在学术团体任职。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四川省首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承担成都中心城区医疗保障的核心功能。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认证的国家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7年成为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2009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2015年成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38亩,开放床位1900张。2023年总诊疗约221万人次,出院约11.12万人次,住院手术3.88万人次。截至2024年2月底,我院职工总数3763人(含社会规培),博士研究生201人,硕士研究生839人。各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5名,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7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成都市卫健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2名。其他人才专家35名,其中四川省“峨眉计划”青年人才1名,四川省“青城计划”天府名医1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名,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组成人员1名,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首席专家2名,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名,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3名,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4名,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10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2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6名。
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省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医学重点专科(学科)13个,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市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医学重点学科31个,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4个(居市级医院之首),附设成都市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呼吸健康、肿瘤和消化5个研究所、成都市名医工作室3个。2022年变态反应专业、重症医学、心血管病学3个专科,成功进入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学科排名百强,2023年获批立项四川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12月28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首批四川省区域医疗中心名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获批四川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和四川省呼吸区域医疗中心。
近年来,医院成功创建四川省、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核心单位。先后成为国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房颤中心示范基地、中国心衰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入选全国首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联盟中心。设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9个,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先后荣获“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全国保障医疗安全示范医院”“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奖(医疗2019年)卓越奖”“中国和谐医患先锋医院”等30余项荣誉。